
0898-08980898
都知道大豆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优质蛋白来源,做成豆制品好吃又营养。但是!不同的豆制品营养也不同,腐竹、豆结、香干、豆腐丝、千张、豆泡……到底谁最值得吃呢?
相比鲜豆来说,豆制品更好消化,不易胀气,钙吸收也更好。另外,大豆本身会有一些嘌呤,加工成豆制品后,在同量蛋白质的情况下,嘌呤含量比干豆也可以有所降低。
和肉相比,大豆脂肪含量低一些,而且脂肪的类型也比较健康,还能补充钙、钾、膳食纤维。如果你平常红肉吃得太多,那用豆制品替代一部分肉,长期来看有利于预防高血脂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——但已经处于痛风急性期的患者慎吃!!!
膳食指南也推荐“经常吃豆制品”,最好每天吃相当于25克以上的干大豆。按照蛋白质含量来计算,大约相当于:75克北豆腐/140克南豆腐/175克内酯豆腐/55克豆干/40克豆腐丝/20克干腐竹/350克豆浆。
北豆腐又叫老豆腐、卤水豆腐,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一些。南豆腐又叫嫩豆腐、石膏豆腐,钙含量最高。内酯豆腐的营养价值与喝豆浆差不多,相比于其他豆腐就不咋给力了。
顾名思义,就是把豆腐拿去冷冻,豆腐内部出现的大冰晶撑出了很多孔洞,把豆腐变成海绵一般,煮的时候特别吸汤入味,但也容易吸进去火锅汤里的油脂和嘌呤。
豆腐干,或叫豆干,就是让豆浆凝固之后,用挤压、烘干等方式脱去大量水分做成的“浓缩版豆腐”,钙、蛋白含量提高了不少。
不过市面上卖的豆干大多是调过味的,比如香干、酱油干、卤干、臭干,有的还熏制过,叫熏干。压得不太紧的豆干切成丝,就是拌凉菜用的豆腐丝了。
如果买豆干来炒菜,要看看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,很可能不需要再额外放盐了。
千张,东北也叫干豆腐,相当于一片压得非常薄的豆干,也是个“浓缩版豆腐”。
把千张卷成一大卷然后捆住,再次调味、煮制,就得到了素鸡,味道可以跟肉媲美了,但钠也是翻了几倍哟。
豆泡,或叫油豆泡、油豆腐、豆炸等,就是油炸豆腐。因为炸的过程会脱去一些水,蛋白质、钙的含量看数据会比鲜豆腐高,但毕竟是油炸的,脂肪也高,谈不上有多健康。
大家都见过牛奶煮沸后放凉会在表面出现一层“奶皮子”吧,豆浆也会发生这样的事,揭下来的那层膜再晒干就是腐皮。腐皮里浓缩了蛋白和脂肪,并因为美拉德反应而变成金黄色。火锅店里金黄色的油豆皮,基本和腐皮是一个意思。
腐竹一般是指折叠成条状的腐皮,而麻辣烫里常有的那个豆皮结就是打成结的腐皮。
豆干、千张、豆腐丝这些“浓缩豆腐”营养价值还是挺高的,推荐!但注意选择盐少的,自己烹饪时也不要加很多盐和油。
腐竹虽然干的状态下看起来脂肪很高,但泡发后也就没那么高了,也是推荐大家吃的。主要是真的很好吃啊!
至于油豆泡,不推荐。本身就炸过了,吃的时候还经常是涮油汤,含脂量太高了。
[2] 王宸之,陈宇,万重,秦文,杨文钰,刘江,张清.豆腐凝胶成型机理研究进展[J].东北农业大学学报,2017,48(10):88-96.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